路過的朋友,非常抱歉,這個筆記本停止更新,但為研究方便,仍設定為開放,請見諒。
再生龍Clonezilla提供一個完整的環境,整合的系統,包含還原程式以及作業系統....
●再生龍特點:
- 自由軟體,國網中心所 開發。
- 可還原再生多種作業系統,包含Linux (ext2, ext3, ext4, reiserfs, reiser4, xfs, jfs), Mac OS (HFS+), 微軟Windows (fat, ntfs)。這些檔案系統只備份有存資料的硬碟空間,因此可以節省備份時間與硬碟空間。其他不支援的檔案系統Clonezilla採用全部複製(dd)的 方式處理。
- 支援GNU/Linux下的LVM2 (尚未支援LVM1)
- 支援群播(Multicast)。配合PXE網路開機,搭配DRBL的Clonezilla可以使用播 (multicast)的方式,適合用來大備份與還原。硬體設備功能足夠時(用戶端支援Wake on LAN與PXE),可以遠端操作,人不需到現場
- 不同於Partimage或 是ntfsclone只能處理分 割區,Clonezilla包含其他程式的撰寫與整合,因此可以備份與複製分割區或是整顆硬碟
- 透過本實驗室開發的另外一套自由軟體drbl-winroll,可以指定 還原後微軟Windows的主機名稱、工作群組,亦可寫入隨機的SID。
這家公司剪輯了2009年虛擬背景(Virtual Backlot )技術的片段,
感覺真駭人,
原來螢幕上常見的一些影像,
竟是用特效的方式拍成。
官方網站中 Gallary 還有Virtual Effects 及 Driving Demo 等展示,
Show Demo 中有四段落不同的影集特效展示,
另外還有高速攝影、電腦動畫、特效說明等等。
AR過去指的是把虛擬資訊加到使用者感官知覺上的電腦顯示器(科學人,2002),但現在已發展至將電腦的資訊疊合到現實世界,讓我們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取得(感官的)正確資訊(sky蔡小樽,2008)。
譬如車商展示新車資訊,透過AR技術,可以讓消費者從過去平面照片方式欣賞車子,改變成3D立體方式,以更多的角度檢視車子,並且彷彿真實地出現在眼前。
AR呈現的方式:
以往大多數AR研究都集中在「透視」裝置,通常戴在使用者的頭部,把圖像和文字加到使用者觀察周遭環境所產生的畫面上,AR系統會追蹤使用者頭部的位置與方向,好讓疊上去的東西能對準使用者看到的世界(科學人,2002)。
本文提及的顯示裝置共有三種:
●頭戴式顯示器─(head-mounted display, HMD)
●手持式顯示裝置
●空間式投射裝置
「頭戴式顯示器」─(head-mounted display, HMD),是AR系統中最常見的,它的透視顯示器能呈現虛擬與真實資訊的結合。此種裝置又可分為二大類:
10年前這樣的裝置較龐大,現在已經越做越小。
手持式顯示裝置 這種顯示的方式現今發展越來越多元,且越來越方便,例如智慧型手機的運用:
空間式投射裝置 2009年最出名,美國MIT Media Lab(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)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- (Parnav Mistry),發明了一項結合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科技─第六感裝置(The thrilling potential of SixthSense technology),不必使用獨立的顯示器,而是將顯示的資訊和使用者的感官結合。
Reference:
●sky蔡小樽(2008)。【知識】擴增實境AR(augmented reality)。http://www.skyhunter.com.tw/blog/?p=454
○吳鴻譯,Steven K. Feiner著(2002)。擴增實境︰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。科學人雜誌,6,36-44。http://sa.ylib.com/read/readshow.asp?FDocNo=67&DocNo=108
●官方網站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
○虛擬與現實的結合:Augmented Reality初探
Recorded on February 1st, 2010, in the same studio as the original 25 years earlier (Henson Recording Studios, formerly A&M Recording Studios) "We Are The World 25 For Haiti"...
啊!25年了!當年猶是青澀年紀,如今卻是中年了!
之前為非洲,現在為海地,都是黑色的苦難!
25年前的版本
"We Are the World" is a song and charity single originally recorded by the supergroup USA for Africa in 1985. It was written by Michael Jackson and Lionel Richie, and co-produced by Quincy Jones and Michael Omartian for the album We Are the World.
增強實境技術(AR, Augmented Reality),是虛擬實境技術(VR , virtual-reality)的延伸。
AR系統採用某些和虛擬實境(virtual reality, VR)一樣的硬體技術,但其中有一項根本的差異:VR企圖取代真實的世界,而AR卻是在實境上擴增資訊。
AR的定義:
Wikipedia敘述有二種普遍的定義─
● Azuma's definition
Ronald Azuma在1997年─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─研究中,提出擴增實境有三項必需的屬性:
1. Combines real and virtual (結合虛擬與現實)
2. Interactive in real time(即時性互動)
3. Registered in 3-D(3D定位)
● Milgram's Reality-Virtuality Continuum
Paul Milgram and Fumio Kishino在1994年─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─研究中描述現實環境到純粹虛擬環境的連續跨距,提出「真實─虛擬連續性」理論,如下圖所示,兩端點分別代表著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世界,不含兩端點的線段的「連續範圍」就是所謂的擴增實境。若是比較靠近「真實」端者,即「真實」的成份高於「虛擬」者,則稱之「擴增實境」(Augmented Reality),相對而言,如果是「虛擬」之比例較高時,則稱之為「擴增虛境」(Augmented Virtuality)(魏綺亭,陳依琦,2009)。
● 延伸閱讀
○ Augmented reality -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
○ 擴增實境︰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。
吳鴻譯,Steven K. Feiner著(2002)。科學人雜誌,6,36-44。
○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
R. Azuma,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ce: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, pp. 355–385, August 1997.
○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
P. Milgram and A. F. Kishino,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, E77-D(12), pp. 1321-1329, 1994.
○魏綺亭、陳依琦(2009)。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)應用於國小九大學科領域。
Audacity是一個跨平台的聲音編輯軟體,用於錄音和編輯音訊,是自由、開放原始碼的軟體。可在Mac OS X、Microsoft Windows、GNU/Linux和其它作業系統上運作。Audacity在2004年7月獲選為SourceForge.net當月最佳推薦專案,2007年7月選多媒體類的SourceForge.net 2007 Community Choice Awards 。
最新的Audacity版本是1.3.4 (beta)。因為此版本是公開測試版本(Beta),它仍在開發中,因此沒有完整的說明文件及翻譯。
延伸閱讀;
Audacity 官方網站
Audacity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2009年最後一天,回首反思,這真是波濤起伏的一年,尤其在年末,命運回首的一瞥,竟讓人生的道路轉了個大彎,只是前路困難重重,轉彎上了大道的喜悅似乎極短暫,迫切的危機感讓我特別想要在跨年的此刻,透過更積極的自我期許、攫取知識,來降低迎面而來的挑戰壓迫。
TED,Ideas worth spreading,這是最近一直徘徊在我螢幕的一個畫面。我覺得它的出現,好像正代表某個里程碑,標示著這場人生的轉彎,也預備對未來提供更有利的支援,因為,優秀的思想,的確是能提供更有創意的人生方向。
TED是一個縮寫,它代表技術(technology),娛樂(entertainment)與設計(design),這個組織誕生於1984年,發起人是里查德·沃曼(Richard Saul Wurman),自2002年Chris Anderson接管了TED,組織開始由營利性的活動轉型為非營利組織,邀請眾多科學家、設計師、文學家、音樂家等各領域裡世界級的頂尖成功人士,在每一年的TED大會,以演說或表演的方式分享他們關於技術、社會、人的思考和探索,激勵人心、啟發新概念的原創想法。
2006年開始,TED的多場演說都以影音或錄音的方式上傳到專屬的網站上-http://www.ted.com/,並提供多種語言的字幕及翻譯,使這些「值得傳播的思想」(Ideas Worth Spreading)更加廣為人知。這些翻譯也包括了中文,2009年末時,正體中文有109篇,簡體字191篇,據成大研發快訊 - 評論【第十卷 第二期】的報導,一些大學或學院的教授也拿TED演講資料當教材,可以想見,其影響力正日漸擴大。
我開始好奇TED大會的演講是因為以下這個影片:
我深深為影片中以色列指揮家 Itay Talgam 最後介紹 "伯恩思坦" 指揮的方式而著迷,甚至開始思索,這樣的指揮方式用在教育的領導又該如何?呵呵!這種延伸思考,其實就是TED大會廣為傳播影片的最大目的了!
大會影片在各方英豪翻譯之下,許多影片已經可以直接透過中文的字幕觀看(字幕選擇就在影片的下方),非常精彩。2009年剛過,跨年的煙火剛剛熄滅,可是2010年的挑戰才剛來,我想,看看TED大會的影片,也許正是跨年迎新的最佳伴禮,面對挑戰,就用知識來迎接,並且跨越它!
新的一年,我來了!
延伸閱讀: